改革开放以来,土地使用制度发生了质的变化。尤其是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当今,有效的土地供应是城镇化进程的基础,在“建立良好的土地市场环境、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”的大目标下,土地政策和城市规划的协调配合,良性互动,才能实现双赢。
改革开放以来,土地使用制度发生了质的变化。尤其是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当今,有效的土地供应是城镇化进程的基础,在“建立良好的土地市场环境、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”的大目标下,土地政策和城市规划的协调配合,良性互动,才能实现双赢。
现行土地政策和城市建设进程之间的不协调
土地市场化程度过低是导致房地产市场管理混乱的重要原因。由于种种原因,目前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仍然较低,种种约束使土地政策对市场的调控功能难以充分发挥,更难以维持房地产市场总体的健康平稳发展。
土地储备目标的确定具有盲目性。主要是储备土地与城市发展战略以及用地发展方向不相适应。在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,规划部门受到房地产开发商和用地单位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,城市规划所确定的开发地区和土地储备难以一致,开发商大多只考虑自身的便利,大量占用农地良田,造成土地储备与用地主导方向不一致。
城市规划的局限性。城市规划的作用是安排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,但由于缺乏对土地市场、物业市场的了解,在市场需求的可行性、土地价值的考量和城市建设成本收益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。
建立土地政策与城市规划的良性互动机制
引导房地产市场理性发展。1.加强土地市场调研,严格上市计划管理。由于房地产市场开发具有周期性,而土地政策参与房地产调控存在一定程度的时滞性,当期的土地政策对当期的房地产市场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。因此,既要分析目前的市场情况,更要预测到未来房地产市场走向,在进行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,合理制定土地出让计划,明确地块的空间布局、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分布比例等,并根据土地市场的变化适当调整计划。
2.坚持保压结合,保障政策性住房用地供应。保障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。对于该类住房用地要提前做好供地前期准备工作,保证合法合规的经济适用房项目都能够获得及时的用地保障。对于商品房有保有压,特别是对于高档住房用地,进行严格限制,对别墅用地严加审核,对大户型、低密度、高价格住宅用地进行限量审批。
科学确定土地储备,促进城市合理布局。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,原来位于中心城区的老居民楼和工厂要转化为商业区和新建住宅。原本拥挤的马路要拓宽,甚至形成立体交通,郊区的农用地要被征收。这一切都要通过土地储备来实现,并通过科学统一的规划促使城市布局日趋合理。
1.通过土地储备计划实现各方面计划的有机统一。土地储备计划不是针对土地做出的单一计划,而是一个总体规划,其下包括了征地计划、拆迁计划、配套计划、供应计划和资金计划。是根据储备土地的性质,结合国家对土地利用的刚性需求而做出的一个综合性的计划。储备计划是一个城市可供用地的实现基础,结合了国家对用地规划的刚性需求和储备土地的性质。拆迁和配套计划,是促使储备土地由“生地”转为“熟地”、“毛地”转为“净地”的实施计划,是土地储备“养地”思想的体现。从而引导了土地资产变现为土地资本、再由土地资本运作为土地资产的全过程。
2.土地储备促进城市的更新与拓展。城市化进程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:一方面是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建设,另一方面是经营性用地前期整理开发并出让的土地储备计划。前者是资金的投入,后者是资金的回笼。两者相辅相成,是城市更新与拓展的关键。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,由于土地储备的先行介入、通过市场化的手段,为开发商提供可直接开发的土地,同时为城市建设提供资金,使政府进行更优选、更完善的城市建设。
(作者供职于中国地质博物馆)